首页
诗词鉴赏
书法鉴赏
书籍鉴赏
戏曲鉴赏
文化鉴赏
同一片蓝天不同的土地龙脊纪录片
片名:《龙脊》(纪录片) 国家:中国 编导:陈晓卿 片长:32分钟 时间:1994年 几年以前,媒体上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说的是由于农村与城市的出身差异造成的不公正,使得农村子弟在社会竞争中往往要付出高出同龄人数倍的艰辛努力。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看了以后心有戚戚,否则也不会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 当然,一个人奋斗了十几年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吉狄马加荣获胜象奖
9月24日,2008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幕。此次活动以“山地世界、人与自然,多元文化的共享与传承”为主题,旨在探索人类与山地自然界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纪录片这一独特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增进当今世界对山地高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明和民俗生活的关注,推动文化合作交流,促进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和谐,使之成为在世界屋脊展示美丽与神奇,缔结友谊与和谐,交流文化与信息的国际舞台。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北方纳努克用影像记录人类学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电影非常流行。但是,弗雷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雷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罗伯特·弗雷哈迪出生于美国密歇根铁山脚下,父亲是位探险家。弗雷哈迪回忆说:“当我长到十几岁时,总盼望着同父亲一起探险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2019年4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八讲,题为“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主讲人刘铁梁教授是资深民俗学家,他在思考民俗学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认为学者“走在田野”,才能真正理解民众、理解生活,强调应该把当下民众日常生活当作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老百姓说什么、做什么摆在中心和首位。他提出“村落劳作模式”和“日常交流模式”,为实践民俗学进入生活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
□人物简介 刘湘晨1954年出生,新疆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23位“十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之一,最擅长拍摄反映新疆民俗风情的纪录片。 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百度百科上这样形容他,“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
□人物简介 刘湘晨1954年出生,新疆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23位“十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之一,最擅长拍摄反映新疆民俗风情的纪录片。 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百度百科上这样形容他,“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 □本报记者 王玮 张文燕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
已近60岁的刘湘晨还在拍纪录片。从40岁出头转行,拍出他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太阳部族》开始,这个名字就和“纪录片”三字画上了等号。 17年前,正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的勒斯卡木村,刘湘晨第一次结识了那个像铁矿石一样散落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族群塔吉克人。在整个世界上,他们也很可能是住在海拔最高地带的人群,于是,刘湘晨郑重地将他们命名为“太阳部族”。那次结识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晓春 贺翊昕生态敏感性食物与地方日常生活维系深圳阳台山麓客家粄食的例子
摘 要:深圳市阳台山麓客家人的粄食,是当地人遵循自然节律,在不同的时令和节庆期间,将自产的粮食与山岭、田地的草木等杂糅在一起制作的地方食物。这种食物体现了当地人在生境中与自然、与血缘/地缘等社会组织、与信仰敬畏对象之间相互缠绕的深刻连接,这是粄食制作、享用过程中所连接缠绕的日常结构性关系。深圳4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使得粄食逐渐脱离与地方的自然、生计的缠绕连接,从而蜕变为生态敏感性的食物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守峰柳田国男的海上心路
摘 要:柳田国男晚年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海上,形成了以《海上之路》为主要作品的一系列研究。他提出“冲绳起源论”假说,强调冲绳和稻米在日本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晚年重视起源论,看似和他之前的主张相抵牾,但实则是一以贯之的思考结果,是给二战后日本民族认同危机开出的药方,也是对“骑马民族征服论”的反驳以及对冲绳的同情之理解。在“海上之路”研究中,“语言”“生活”“他者”是三个关键词,最终表现为对细节的重视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大先拓家畔的两种仪式(纪录片)
片名:《祈雨》 编导:张文庆 国家:中国 时间:2006年 片长:58分钟 相信一个稍微对中国“第五代”导演有认知的人,对于陈凯歌的《黄土地》结尾部分宏大雄浑的祈雨仪式都会记忆犹新:八路军文艺干事对无数虔诚的乡民惊天动地的“迷信”活动充满了茫然。 事实上,大约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也就是《黄土地》的故事过去十来年后,祈雨活动就被作为封建迷信而遭禁止;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大先尼日尔沙漠纪事
片名:《分离的爱》 (A Love apart,纪录片) 片长:52分钟 编导:Bettina Haasen 国家:德国 时间:2007年 西非的撒哈拉,荒凉的尼日尔北部高山上,伊都敦村的少女莱伊莎和好朋友菲提马塔在牧羊。不久之后,莱伊莎就要结婚了,那意味着她的少女时代从此结束。按照Tuareg人的习俗,已婚妇女将不再能自由地到处跑,莱伊莎的生活将完全改变。 此时正是沙漠的雨季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刘大先何谓文明与野蛮观赛德克巴莱有感
《赛德克·巴莱》无疑是近期广受关注的华人电影。与它在本土几乎一边倒的追捧相比,的口碑、票房却形成两极分化的鲜明反差。无论是称赞其恢复了国产电影已经日渐稀少的“血性”,还是唱衰它不过是好莱坞式的消费民族主义,较为一致的意见是,该片渲染了血腥暴力以及没有节制的,尤其是赛德克人“出草”(少数民族猎人头习俗的别称,就是将敌人的头颅割下的行为)时对男女老幼毫无怜悯的屠戮,被认为是一种“野蛮”。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光晕中的香格里拉的纪录片
片名:《的》(纪录片) 编导:刘郎 国家:中国 时间:1988年 片长:50分钟 瓦尔特·本雅明有一个常被人征引的概念“aura”,意思是指前工业时代、在福特式流水生产线之前的艺术品所具有的带有人文涵养的氤氲。这种由艺术品散发出来的光晕、气韵和灵气,是自然与人文之间未曾割裂的和谐。当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工业化、城市化或世俗化的时候,无疑被当做了硕果仅存的少数能够保留着人类的传统生态、文化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
6
7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毛晓帅 桑德拉多尔比个人叙事研究述评
0
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
0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0
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
0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0
李新伟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0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0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