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书法鉴赏
书籍鉴赏
戏曲鉴赏
文化鉴赏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中国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重说民俗摄影· 放赦扛神的人们 刘岗 摄 说民俗摄影,一定得先从民俗学入手。民俗学是专门研究民俗事象的学问。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和“Lore”(知识)合为一个词汇,正式提出“民俗学”(Folklore)概念,随后渐渐为国际同业所承认和使用。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
摘 要:美国社会学家甘博曾组织学者三次前往妙峰山进行庙会调查,借助现代技术拍摄了121张照片。相较于文人笔记、风俗画等传统民俗文献侧重于勾勒妙峰山作为“风景”的文化内涵,这批老照片作为连续性的、叠写式的“视觉集合”更加突出香会、香客以及商贩等民俗主体的仪式实践和文化互动,纪实而系统地运用视觉表达手法再现了中国庙会的宗教性、娱乐性与商业性,也反映了西方学者甘博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化凝视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摘要:平果县师公面具艺术拍摄,是民俗活动影像记录,也是师公唱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地利、人和是大型民俗影像记录伦理的最高境界。民俗影像记录中,拍摄团队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推进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最重要的有资金、技术、人才和评价体系等因素。 关键词:平果县;师公面具艺术;影像;田野伦理;数据库 影像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手段,使得民俗影像数据库的建设任务紧迫。有感于此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摘 要:在钟敬文贡献于世的丰富学术遗产中,“民俗学是现代学”的思想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不过迄今学界对此缺乏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以世界民俗学的当代转向为背景,可以分析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背景、学术意义、存在局限,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与世界民俗学界的探索基本同步,钟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明确倡导“民俗学是现代学”的理论主张,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社会中的民俗事象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李新伟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月中玉兔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内容之一。而玛雅文明的月亮神也是怀抱玉兔的。这个相似点颇为引人注目,也特别容易令人产生关于两个文明悠久联系的遐想。 科潘遗址发现的石榻上刻有怀抱兔子的月亮神。图片由作者提供 波士顿美术馆藏陶杯。图片由作者提供 西王母汉画像石。图片由作者提供 博南帕克石雕上的月神和兔。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文献中关于月中有兔的记载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历时近两年,跑遍2万多公里山路,她拍摄出41集大型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为落后贫困的楚雄打开了一扇通往文明世界的窗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还用镜头摄录下郭春园、丛飞等深圳爱心人物 本报记者 郑丽虹 李亚威(右)给楚雄彝族孩子带来了深圳人的关爱。 人物档案 李亚威,女,51岁,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主任,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常务、秘书长。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
有史以来,影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从未如当代一般无远弗届。从中国民众视摄像机为高级、昂贵且象征特定身份地位的影像“权柄”,到人人都可以用手机拍摄一段影像并上传到某个视频网站与友人分享,也不过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一影像纷繁浮躁的时代,回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或可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百年变迁提供另一道凝视的目光。 民族志电影有两种解释之义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朱靖江田野灵光影像民族志与民间文化保护
正是因为影像技术的出现,我们才能够比较确切地记录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许多真实图景,这也使得20世纪成为第一个“写真”的人类百年史。 影像民族志工作者反对这种对影像权力的滥用,更反对将自身的文化意志凌驾于研究或拍摄对象之上,更不能通过摆拍、虚构或拼凑素材等方法,炮制符合自身需求的影像文本。 从已经完成且公映的多部村民影像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有别于主流价值与外部视角的民间文化观念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当前,中国人类学呈蓬勃发展态势,学科体量不断扩展,学术价值阐释不断丰富,学术研究对中国现实问题的介入不断深入。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在2019年亦有不俗的学术表现,学界同仁面对迅猛发展的当代视觉文化,积极应对,通过研究、教学、影像民族志创作和学术展映交流等形式,建构学科共同体,不断激发该学科的学术活力。 学术研究议题多元,成果丰富。首先,影像民族志与民俗学结合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
乡土中国是民俗的土壤,也是近百年来有关中国最集中的民俗影像主题。从最早直面乡野村夫的摄影机镜头,到当代纷纭多元的乡土题材影视作品,上百年间,影像中的乡土中国不断变换着形象与内涵。 “乡土中国”作为一种学术性表述,大抵始自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48年首次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费先生以十四篇精练易读的文章,阐释中国汉人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与文化脉络。其后经数代学人阐释发扬,使之不仅在学界或文化界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木开代司库斯拉甫的录音档案坟墓之子达斯坦
试听曲目:Yaqup Axun表演的《 Gör Oghli|坟墓之子 》选段 Yaqup Axun 亚库甫·阿洪 制档人的话 Muqeddes Muxter 木开代司·木合塔尔 1、该录音选自Hoshur Yaqup家族档案,由Yaqup Axun表演(人物见头图),由民族音乐学者谢万章从其子Hoshur Yaqup处获得。制档人选择的内容段落为0:01-1:00,1:26-1:31,1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支菲娜在场者的诗意记录
从体制出走 “就像是被自己养的狗咬了手” 小川绅介1936年6月生于东京。祖父小川铃一钦慕日本著名民俗学者柳田国男和植物学者牧野富太郎的学说。小川绅介受到祖父影响,在他的纪录电影中不断表达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对农民的村野生活的关注。 小川绅介上中学时一度迷恋美国电影。高中时代,在国内外的红色浪潮中,小川开始阅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卢梭的《忏悔录》等书籍,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大学期间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挣脱影像的奇观依赖
片名:《天脊》导演:赵鹏逍片长:90分钟主演:多布杰、宗吉、吉吉、德青卓玛、洛桑念扎、桑珠、斯迪措 故事梗概:本片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景拍摄,历时4年。登山人有一个残酷的高山法则:一旦海拔超过8000米,面对失事的队友或亲人就只能“见死不救”,由此产生的人性碰撞与伦理矛盾发人深省。在登山队征服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活动中,高山摄影师仁青被困在了珠峰上的冰裂缝中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
4
5
6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毛晓帅 桑德拉多尔比个人叙事研究述评
0
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
0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0
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
0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0
李新伟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0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0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