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书法鉴赏
书籍鉴赏
戏曲鉴赏
文化鉴赏
邓雪晨光影留声 音韵永传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在上世纪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邓婉莹捣药与蚀月
黄永玉《刘海戏金蟾》 年画《刘海戏金蟾》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彩绘T形帛画(局部) 在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里,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和天狗食月可谓家喻户晓,尽管故事演绎的版本有别,但在那个虚设的广寒宫里,总有仙姝寂寞,玉兔长伴,月桂飘香,斧声不断,其实在最初的记载中,月中还有一位主角,就是蟾蜍,古诗中经常以玉蟾、金蟾指代月亮,月宫又称“蟾宫”,皆为明证。但由于种种原因,月中蟾蜍的相关传说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邓启耀隐性博物馆数字化保存与呈现
【核心提示】进入21世纪,以数字影像技术、第二代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加速推进整个世界技术、社会和文化的急速变迁。 在当今各地纷纷筹建各类博物馆的热潮中,有这么一类隐性的活态博物馆:它们遍布山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珍藏着大量雕刻、绘画、书法、工艺和珍品文物,留存着原汁原味、永不终场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同时拥有着数量庞大的“观众”;在一些宗教信仰人口比重较大的族群中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
2009年 7月27日-31日,号称人类学民族学奥运会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合会第16届大会”在昆明召开,有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三千多人参加。大会分为若干论坛,影视人类学是其中规模最大的论坛之一,有18个专题组。“视觉表达和跨文化观察暨庄学本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合会第16届大会”影视人类学论坛引起较大反响的专题组之一,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美术馆和中央民族大合主办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邓启耀老百姓的图像史记
1.从虚拟影像到纪实摄影 就像在钟鼎或竹简上书写的历史必然惜墨如金一样,昂贵的摄影曾经是少数人才能够享有的一种专利品和奢侈品,技术的崇拜更强化了这种神话。人们已经习惯了主流媒体选择的事件和历史:镜头不是对准名流显贵、锦绣山河,就是记录重大题材、英雄事迹,以及那些能够登上大雅之堂的影像作品。连老百姓都习惯了,面对镜头,要摆一摆姿势,或是换一身板扎的衣服,站正坐直,然后“照相”。甚至在不缺风景的乡村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邓启耀漫谈民俗摄影(访谈精要)
邓 教授在分析照片 主持人:各位在场的网友,以及网上关注这次直播的网友,大家好,南方网正在进行新春数码摄影比赛,比赛已经进行了三个星期,很多朋友上传了民俗类的照片。从这些照片里可以看出,也许有朋友对什么是民俗摄影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民俗摄影学会的副会长,也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大学的副院长、中山大学人类学习的教授邓启耀先生。希望今天的讲座能给最后一个星期里上传作品的网友带来帮助。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贺绎民俗摄影随想
1、俗的定义:从源头论,民俗源于生存和生活,群众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是民俗的资源。因此,凡涉及群众生存和生活的事项都是民俗。也因此,民俗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应涉及与群众生存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事项,应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和非精神的。现有的分类可能都包括不了。因此,民俗摄影的题材应超出现有分类,寻求新的,人们尚未认识或涉及的民俗。这样就会拓展民俗摄影的领域,对民俗学研究也是贡献。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贡嘎日噢关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遗产
故事梗概: 土登爷爷是贡嘎山下的马帮向导,年事已高。一日,一个叫王翰林的年轻人来到村里找马帮,不料正逢挖虫草的季节,助手很难请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翰林来到土登家,老人一眼便看出这位年轻人是专程来贡嘎山朝圣的,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时,土登爷爷在内地做歌手的孙子次仁回到了家中,他想放弃歌唱事业改做虫草生意。老人十分生气,以严厉的口吻教育他,但他根本听不进去,顶撞了爷爷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请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
张士闪(左) 郭永军(右) 摄影/徐延春 你有“寒食节”斗鸡蛋的经历吗?你曾见识过乡村里娶媳妇的热闹吗?那伴随除夕鞭炮声出锅的饺子,是否还在你心里氤氲着温暖的热气……斗鸡蛋、闹洞房、放鞭炮、吃“扁食”,这些民俗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曾是这样紧密相连、水融。民进山东省委、山东民俗学会、济南市教育局联合本报,共同发起的“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一篇篇鲜活的稿件如期而至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蒙古族生活的历史影像
片名:《斯琴杭茹》 导演:巴音额日乐 主演:巴德玛 片长:97分钟 剧情简介 电影《斯琴杭茹》讲述的是成吉思汗第32代孙女、如今已80多岁的斯琴杭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生活的真实故事。 斯琴杭茹于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鄂尔多斯西王府,和王府佣人的孩子孟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天,土匪突然袭击王府,并杀害了斯琴杭茹的父亲。由于家道中落,孟克也和母亲离开了王府。 斯琴杭茹长大后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莎伦谢尔曼聚焦电影与21世纪民俗研究的生存
[摘要]本文是2004年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之主题发言,即阿彻·泰勒纪念讲演。基于30多年的研究成果,作者回顾了民俗电影的历史发展,辨析了民俗电影与其他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制作人、方法及理论等方面的异同,为民俗学者对影视与民俗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并呼吁加强对民俗影视的研究。作者所使用的“民俗电影”(folkloric film)一词也是“民俗学电影”(folkloristic film)的简称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荷赛获奖者祁小龙用照片记录正在逝去的文化
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的作品《天津茶馆的评书》 中新网2月8日电 北京时间2月8日18时(荷兰当地时间2月8日11时),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的作品《天津茶馆的评书》获得艺术类三等奖。 祁小龙对于“荷赛奖”并不陌生。2003年,刚刚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年的祁小龙以一幅《针炙减肥》获得了当年“荷赛奖”的科技类三等奖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胡谱忠牧鱼人 艺术表现阿勒泰地区社会发展的轨迹
故事梗概 哈萨克族牧民哈斯一家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一天,村长代表政府给牧民们下达了下山定居通知。哈斯不愿下山改变以往的生活模式,成了不肯搬迁的“钉子户”,但儿子上学、妻子患病又让哈斯不得不下山。在村长的帮助和说服下,哈斯同意下山并定居了下来。 哈斯定居以后,分配给他的是一栋别人挑剩下的靠近乌伦古湖旁的屋子,夏天蚊子多得让人害怕。哈斯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因地制宜
文化鉴赏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毛晓帅 桑德拉多尔比个人叙事研究述评
0
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
0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0
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
0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0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0
李新伟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0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0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
0